一则所谓陈玉成屠杀林凤祥余部的谣言

作者:苏三

 

2018年1月,“民间太史研究者”雁小驴女士在百度李秀成吧发表文章《彭继辉和英成成》【原贴已不可见,姑存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5524299587】。这篇文大意如下:林凤祥和李开芳的余部分别在连镇和冯官屯投降,被编为义勇,又随清军来到湖北德安,同西征军将领陈玉成作战;有些义勇倒戈,返回太平军阵营,但他们却被陈玉成分为两拨——凡是李开芳余部一律留下,凡是林凤祥余部格杀勿论;究其原因,是因为林凤祥是东党,李开芳不是东党,陈玉成作为陈承瑢侄子,和杨秀清有矛盾,他害怕林凤祥余部归来会壮大杨秀清的实力,索性把林凤祥余部杀完。2018年3月雁小驴又在她的百家号发文《陈玉成为何向昔日战友举起屠刀,揭秘天京内讧的暗黑前奏曲》,内容和前文大同小异。

明眼人都能看出驴女士的“揭秘”多么离谱,遗憾的是确有网友信了她的说法。2021年5月,朗衷帮忙撰写驳论《鼠目寸光,黔驴技穷——驳雁小驴关于陈玉成杀降的论论断》,全面驳斥了驴女士的荒谬逻辑。

前几日我翻阅罗尔纲先生的北伐军论文,看到罗老师提及林凤祥余部回到湖北后倒戈,于是又想起这茬,就理了理前因后果。

事实是,根本不存在什么“杀林部留李部”的区别对待,连镇投降的林凤祥余部三千多人有一大半在德安返回了太平军阵营,仅此而已。

林凤祥余部湖北倒戈事

咸丰四年底到五年初,林凤祥困守连镇,被僧格林沁包围。由于缺粮,连镇太平军陆续有三千多人向僧格林沁和西凌阿投降,被编为义勇。[1]咸丰五年四月,僧格林沁在冯官屯改编投降的林凤祥余部。此时林凤祥余部共有五营义勇,合计3,140人。[2]对于原籍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的300多人,僧格林沁将他们遣返原籍。剩下的2,800多人基本上是两湖人,僧格林沁下令将他们带到湖北战场,以对付太平军西征军。[2][3][4]

咸丰怀疑五营义勇难以驾驭,[5]他的担心不算空穴来风,因为义勇中很多人并非真心归降。四月间,绰号“三百斤”的义勇前营千总邢兴未约二百多人结拜兄弟,以黄线绑发辫,誓同生死。[6][7]这种私下结社行为说明五营义勇另有盘算,也预示了接下来的集体倒戈。

五营义勇到湖北后归西凌阿统带。[6]七月初二日,西凌阿在德安与陈玉成见仗,五营义勇参战,但他们中突然有人喊“众兄弟还要吃天父的饭”。邢兴未和左营把总周春和趁机带着将近600名义勇倒戈,返回太平军阵营,西凌阿也败下阵来。[6][8][9][10]咸丰怒将西凌阿革职留任,令其戴罪立功,并严加约束五营义勇。[11]

西凌阿庸碌无能,既无力抵御西征军,也无力阻止五营义勇接二连三投向西征军。他害怕咸丰责问,遂拼命掩饰义勇倒戈之事,但我们仍可从他的奏报中一窥端倪。“至五营义勇,屡经抚恤开导,应需锅帐、口粮等项,无不如数以予,冀免藉口生非。现在各营勇目颇知大义,而众勇内派出夜卡间有未回者,并于(八月)二十五日进队时,中营义勇内有二三名奔往贼伙,以致勇队慌动,经勇目施绍恒驰往督管,各勇始按队伍,而逃奔者不及追杀,已入府城。其余尚有由营私逃不能指实去向者,统计逃走从贼共有十数名。[12]“五营义勇及各营奋勇者整队前进……讵由两旁村内突出贼千余名,竟将中营执大方旗义勇一名捉去,兵勇猝不及防,暂行退后。复有东西各门出贼无数,分三面裹来,兵勇搅杀一处……经奴才等目睹义勇被贼捉去者数名。[13]西凌阿辩称逃散的义勇为数不多,战场上失去的义勇是被太平军捉去的,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在九月十九日的奏报中,西凌阿被迫承认当月十六日他再次败给德安太平军,战后他“连夜点查五营义勇,现有六百余名”。[14]七月初二日到九月十六日的两个半月之内,五营义勇人数由2,800锐减至600,远超正常战损比,可见倒戈绝不是西凌阿奏报的零星现象,而是持续性、多批次的集体行动。咸丰也很清楚西凌阿报喜不报忧,在上谕中说:“投诚义勇一项本有三千,今已止存六百,余皆逃入贼营,此等情形几于不可收拾。”[15]

最终官文接手西凌阿留下的烂摊子,遣散义勇100多人,剩余420人随营安插。[16]至此,五营义勇编制不复存在,连镇投降的林凤祥余部有2,000多人重归太平军,暂隶德安陈玉成部。

“屠杀说”的来源与荒谬

那么驴女士编造的“陈玉成屠杀林凤祥余部”来源为何呢?她给出的证据是连镇投降义勇彭继辉和张洪发的供词。僧格林沁派彭张二人南下探听太平军军情,他们遇到了五营义勇,听五营义勇说:“(七月)初二日贼匪出仗来攻营盘,一连破十三座大营、四座小营,被裹过去三百余人,逃散兵勇不计其数,军装器械尽行失去。后又出队累次,兵勇也拿住贼匪。问其裹过去义勇情由,贼匪言由连镇投出尽行杀完,冯官屯未杀,是何意?见贼讲跟天王几年,纵然连镇无粮投出,我也不讲你该各人逃散,为何把自己兄弟尽行杀决,留你等一无好处,故尔杀完。五营人个个说贼匪可恶,再若出队,决一死战。”[2]

彭张供词是不可信的。首先,这段供词系刻意逢迎清廷,有污蔑太平军之嫌。比如彭张说七月初二日失去的义勇是“被裹过去”的,但西凌阿自己都承认义勇系主动倒戈,“忽后队声言,众兄弟还要吃天父的饭,遂有前营千总邢兴未、右营把总周春和等率众义勇三四百及五六百名不等,齐入贼伙”。[8]再比如彭张说五营义勇痛恨贼匪,但事实是五营义勇不断往太平军阵营跑。其次,清军曾在战场上俘虏倒戈的连镇义勇。八月初七日,清军俘虏了倒戈的原左营义勇孙桂元,孙桂元供称,“本年正月初一日在连镇逃出,蒙恩发五营当差……到七月初二日见仗,左营周把总同三百斤等七八人先进去的,遂有数百人拿着器械往贼那边跑,贼又压下来,被裹进去的,不少现都当牌刀手,此时有一半后悔的”。[6]抛开供词中迎合清廷的成分不谈,孙桂元供词证明连镇义勇在太平军中担任职务,并未遭遇屠刀(按驴女士的逻辑,连镇投出的孙桂元早该被陈玉成砍了)。其三,如前所述,五营义勇倒戈并非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多批次的过程,如果陈玉成屠杀林凤祥余部,五营义勇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跑去陈玉成那儿送死。

驴女士知道她的“揭秘”荒唐吗?当然知道,因为她熟读《清镇档》,肯定看过本文引用的奏折,但她就敢放这种狗屁。今驴女士虽已入土为安,但本人念及斯人,还是忍不住朝她坟上吐口痰再走。

参考

  1. 僧格林沁、西凌阿,《奏报克复连镇全股歼除生擒敌首林凤祥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2. 彭继辉、张洪发供词,《清镇档》第十七册。
  3. 僧格林沁、西凌阿,《奏复冯官屯兵勇数目暂交西淩阿统带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4. 僧格林沁折称遣返义勇有324人,以3,140人为总数,则剩下的当有2816人。彭继辉、张洪发供词称300多人告假,剩下2,700多人。两个数据相差不大,可知前往湖北的义勇人数应在2,800左右。
  5. 《寄谕官文著飞催各路兵勇迅扫敌氛并速奏近日军情》,《清镇档》第十七册。
  6. 西凌阿、绵洵,《奏报进攻德安获胜并飞催颜朝斌约期夹攻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7. 西凌阿原折并未说明三百斤是谁,只说三百斤与周春和带头倒戈,考虑到《奏报德安之敌分股窜扑兵勇溃散并自请治罪折》称邢兴未与周春和带头倒戈,我认为三百斤即邢兴未。
  8. 西凌阿、绵洵,《奏报德安之敌分股窜扑兵勇溃散并自请治罪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9. 《寄谕西凌阿等著即督兵前进与南路军前后夹击务克德安》,《清镇档》第十七册。
  10. 关于倒戈日期,《奏报德安之敌分股窜扑兵勇溃散并自请治罪折》记的倒戈日期是七月初三日,但是《进攻德安获胜并飞催颜朝斌约期夹攻折》中引用的倒戈义勇孙元桂供词以及彭继辉、张洪发供词中引用的未倒戈义勇说辞都说倒戈事件发生在七月初二日,因此采信七月初二日的说法。关于倒戈义勇人数,《奏报德安之敌分股窜扑兵勇溃散並自请治罪折》说是“三四百及五六百名不等”,《进攻德安获胜并飞催颜朝斌约期夹攻折》中引用的孙元桂供词说是德安太平军中“内有新投进去的五百多名”。《寄谕西凌阿等著即督兵前进与南路军前后夹击务克德安》则说:“西凌阿前奏实存投诚义勇二千二百余名,现已造具花名清册,其逃入贼伙之六百六名,系何姓名、何处籍贯,亦著查明造册附报,咨送军机处呈览。”606这个数字比较确切,当是西凌阿清点剩余义勇后得出的失踪人数,考虑到战场上会有一定伤亡,我认为此次倒戈义勇大约在500多人,接近600。关于周春和在义勇营的职务,《奏报德安之敌分股窜扑兵勇溃散并自请治罪折》说他是右营把总,但《进攻德安获胜并飞催颜朝斌约期夹攻折》引用的前左营义勇孙桂元供词说他是左营把总,因此采信左营把总的说法。
  11. 《寄谕西凌阿等著官文赶赴德安会剿并妥处存营兵勇》,《清镇档》第十七册。
  12. 西凌阿、绵洵,《奏报督兵进攻德安守敌坚拒等情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13. 西浚阿、绵洵,《奏报诱敌出战获胜并击退围颜朝斌营盘之敌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14. 西凌阿、绵洵,《奏报德安南路接仗步队失利自请治罪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15. 《寄谕官文著即赴德安整顿兵勇办理攻剿事宜》,《清镇档》第十七册。
  16. 官文,《奏报逼攻汉阳并图会攻武昌折》,《清镇档》第十七册。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